胃癌晚期病因及风险因素 
饮食因素 
盐腌食品 
烟熏的肉干、咸鱼、鱼露和蟹浆等高盐食物 
缺乏或摄入过少蔬菜、水果和牛奶 
烫食、进食快、三餐不定时 
饮用水中镍、硒和钴含量高 
吸烟 
食用使用氮肥的蔬菜 
滑石粉 
遗传因素 
胃癌预防 
晚期胃癌的预防重点在饮食方面。 
( 1 )避免进食粗糙食物 
( 2 )少吃或不吃盐淹食品 
( 3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 
( 4 )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 
( 5 )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时情绪愉快,欢乐开朗;不饮烈酒,不抽烟。 
胃癌 临床病理分期 
我国
胃癌治疗 TNM 分期:全国胃癌协作组参照 UICC 倡导的 TNM 分期法,根据原发病灶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等条件,于 1978 年初步制订了我国的
胃癌 TNM 分期法。
( 1 )原发肿瘤( T )分期: 
T1 不管肿瘤大小,癌灶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的早期胃癌。 
T2 癌灶侵及肌层,病灶不超过 1 个分区的 1/2 。 ( 分为 3 个区 ) 
T3 肿瘤侵及浆膜,或虽未侵及浆膜,然病灶已超过 1 个分区的 1/2 ,但未超过 1 个分区。 
T4 肿瘤已穿透浆膜,或大小已超过 1 个分区。 
( 2 )淋巴结转移( N )分期: 
N0 无淋巴结转移。 
N1 为离癌灶最近,贴近于胃壁的第 1 站淋巴结有转移,包括贲门右、左,胃小弯、胃大弯,幽门上、幽门下以及脾门淋巴结。 
N2 远隔癌灶部位的第1站淋已结有转移(如胃窦癌有贲门旁或脾门淋巴结转移或贲门癌有幽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有胃左动脉旁、肝总动脉干、脾动脉干及胰十二指肠后第 2 
站淋巴结的转移。 
N3 有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旁、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根部及结肠中动脉周围的第 3 站淋巴结转移。 
( 3 )远处转移( M )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 4 )临床分期: 
I 期 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邻近第 1 站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即 T1N0~ 1M 0 。 
Ⅱ期 癌肿侵及肌层或浆膜层,病变范围未超过 1 个分区,没有或仅有邻近第 1 站淋巴结转移,即 T2~3N0~ 1M 0 。